/spellspellLiaoyangWei-jinmubr遼陽魏晉墓brbrbr魏晉時期遼東郡境內的墓葬。分布在遼陽市郊的三道壕、北園、棒臺子、上王家村等處,遼陽魏晉時為遼東郡治襄平所在地。遼陽魏晉墓的結構仍保持遼陽漢壁畫墓的特點,多為用石板支砌的平頂多室墓,室內壁面彩繪壁畫。抗日戰爭時期,日本人曾作過調查。1945年東北解放以后,東北博物館(后改遼寧省博物館)對遼陽壁畫墓進行了調查和保護工作。從50年代開始,陸續進行了發掘。br 遼陽魏晉墓可分為前、后兩期。前期約當曹魏到西晉(2世紀初至3世紀初),后期約當東晉十六國時期(3世紀初至4世紀初)。br 前期的墓葬 可分大、小兩種類型。大型墓是用石灰板巖支砌的多室墓,但已看不到遼陽漢墓常見的回廊結構,左右廊和棺室已結合成一體,由夫婦合葬變成家族的多人合葬。如棒臺子2號墓的棺室隔成4間,共葬尸骨6具。棺室廊側已無小室,墓室總平面日益與中原地區曹魏墓接近,形成帶左、右耳室的前室,后連長方形棺室,但棺室又常縱隔成小間,三道壕令支令墓是很典型的代表。墓內壁畫以墓主人家居宴飲和車馬出行為主,一般在前室的右耳室繪墓主人宴飲,在左耳室繪庖廚,且左耳室常比右耳室小。左、右耳室都有車馬出行的畫面,在出行的畫面中出現了牛車。壁畫的題材還有日月、樓閣、門卒、武庫等。在葬制方面,除使用漆木棺外,開始流行將尸體陳放在尸床上的無棺葬,并流行使用兩端起翹的石灰枕。隨葬器物以陶器為多,常見井、灶、俎、案、耳杯等明器。還有裝飾品、銅鏡及剪、尺、頂針等用品。br 小型墓是用石板支砌的單室墓,長僅容棺,如三道壕7號墓;有的僅用石板砌成棺形而已,如三道壕8號墓。前者出土有西晉太康二年(281)銘瓦當。br 后期的墓葬 墓室仍用石板支砌,結構與前期相同,唯墓頂從前期用石板平鋪,改為前室從四壁上部用4層石板抹角疊砌,中間形成方形室頂,再以石板鋪蓋。室內壁畫的題材雖仍以家居和出行為主,但與前期有較大的區別,如上王家晉墓的墓主人像,繪于前室右側耳室壁上,墓主人端坐于上張朱色覆斗帳的方榻上,榻后列曲屏,帳頂飾仰蓮,四角有龍銜流蘇。榻右侍立捧笏面向主人的屬吏,墨書題名為“書佐”。后期墓中的車騎出行壁畫,已改為由騎吏前導的牛車,車旁有牽牛的御者。棺室內也常縱隔成小室,葬具用木棺。隨葬器物有陶質器皿,少量青瓷器和一些錢幣,還有置于圓形漆盒中或用絹包裹的鐵鏡。出土的青瓷虎子系江浙地區所燒造,反映出東晉時期遼東地區與江南的往來。抹角疊砌的墓頂結構和壁畫題材與構圖,對高句麗族壁畫石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。br 參考書目br李文信:遼陽發現的三座壁畫古墓,《文物參考資料》1955年5期。br王增新:遼陽市棒臺子二號壁畫墓,《考古》1960年1期。br李慶發:遼陽上王家村晉代壁畫墓清理簡報,《文物》1959年7期。br 楊泓br
說說您的看法:(無須注冊)
共0條評論暫沒有評論。